以“纺织”作为特色的三友商场也加入了老牌百货的改造大潮。1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位于东四的三友商场发现,该百货店即将在3月闭店,未来该建筑将作为办公场所经营。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北京老牌百货陆续进入“改造大潮”,主要是因为商场老化,商品品类、顾客结构及品牌形象多年未变,不符合当下发展趋势,所以老百货需要通过调整,寻找新的机遇再次进入市场。
闭店改办公用途
以大力促销为闭店做准备的三友商场再一次走进了消费者的视线。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坐落在北京“银街”东四地段的三友商场看到,该商场各层贴满了“清仓甩货”的字样,多数品牌柜台都进行打折优惠活动。其中,三层的羊毛衫、羊绒衫吸引了很多消费者抢购。
对于卖出产品的退换货问题,一家连锁商户店员表示,因该商场面临年后闭店问题,所以退换货在一周内均可进行,但闭店之后该专柜将不再回归。
据了解,北京三友商场成立于1985年,该商场举办的“羊绒羊毛衫节”“中国羽绒服装节”和“中国麻纺织品文化节”使三友商场成为深受中老年消费者喜爱的特色商场。但随着消费趋势的更迭,三友商场的经营品类从羊毛羊绒衫、羽绒服、针织内衣、床上用品、麻纺织品、丝绸、化妆品等逐渐压缩至目前的羊毛羊绒衫、羽绒服、保暖内衣。
对于闭店原因,一羊毛衫经营专柜的人员表示,闭店结果是商场管理层早已作出的决策,若不是因为打折促销,店内购物的消费者并不会这么多。上述人员还表示,自家品牌会经营至3月撤离,春节前是羊绒制品销售的高峰。
位于三友商场一层的一点点商户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该门店在2018年11月开业,经营才一年多的时间就需要寻找新店面了。
“未来的三友商场所在建筑会作为办公场所继续经营,不再作为商业用途”,上述商户透露。对于商户透露的商场以后用途,收银处工作人员进行了确认,三友商场在3月底闭店不再重开,所在建筑用于办公。
同时,北京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三友商场内部售卖的产品多为中老年用品,业态相对单一。其中,商场一层为羽绒服区域;二层售卖保暖内衣、男女服装、鞋品;三层售卖羊绒、羊毛衫。其次,该商场内部装修老旧,扶梯早已停运,为中老年消费者购物造成不便。
百货转型新机遇
与三友商场类似,近期还有各类大大小小的百货门店纷纷转型。此前菜市口百货市场刚刚闭店,闭店前夕该百货为小商品零售业态,总共拥有两层区域。据菜市口百货市场总经理李毅透露,改造后的菜市口百货市场将更名“菜市口生活购物广场”,会优化整体内部环境,增加文化产业及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在长安街东侧矗立27年的赛特购物中心也将于3月进入闭店改造阶段,改造后将更名为“赛特·碧乐城”,定位高端购物中心,将打破原有的百货模式,整合现有业态,引入全新品牌并融入体验、艺术类业态。
此外,近年来王府井集团一直在推动百货板块转型。其中,北京百货大楼引入了该集团打造的首个生活方式类型的自营集合店“尚府”。同时,北京百货大楼地下二层打造了体验场所“和平菓局”,在24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引入胡同、特色小吃及特色表演等场景,通过还原老北京城的原貌吸引消费者到店体验,加速北京百货大楼的转型升级。
针对这些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北京市商务局也提出“一店一策”升级改造方案,利用2-3年时间,选择一批影响力大、硬件设施老化、经营状况不佳的地标性传统商超作为试点,通过“一店一策”政策进行升级改造。
截至目前,长安商场、甘家口百货等传统商业已经完成改造,进入营业期,预计今年将迎来此类传统商业重装亮相的高峰期。
未来方向渐明朗
伴随着北京市商务局针对传统项目改造的“一店一策”陆续落地,百货行业正在抓住契机尝试复苏。在转型过程中,百货行业应通过深入应用数字化、强化商品经营、增加体验元素、精准定位和改善管理等手段,加快转型调整步伐。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指出,在2019年期间,由于多种不利的外部因素影响,中国零售业各个业态的增幅普遍趋缓,百货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业态经营特点看,在人、货、场三个要素中,百货业缺乏对商品的掌控能力,价格、渠道、供应链的管理主要在品牌商。电商需要对市场快速作出反应,需要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因此,以百货为主开设电商平台挑战极大,同时电商平台和跨境购需要持续大幅投入。综合来看,百货业在发展全渠道和数字化方案方面,需要更加注重人和场的打造,如会员营销、数字化卖场、停车服务等。
同时,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还表示,百货业的另一个转型趋势是社区化,把商业空间变成一个高质量的社区生活配套,以满足周边居民生活所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社区化改造过程中,必须先充分了解目标客群的生活方式、习惯,消费需求及级次等,才能贴近所属社区,提高与居民之间的联系,甚至引领他们的生活。百货业利用社区化突围,相信能提高目标群体的忠诚度和黏性,可改善商场入驻效率及销售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