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日前,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所有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颁发纪念章。
近日,陕西省工信厅离退一处第三党支部李桂珍、罗宗民、张辉三位党员慰问和采访了该支部的两位获得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的志愿军老战士——王先举和王波。
王先举,原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保卫科老科长。1939年11月出生,江苏沛县人,今年81周岁。195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62师186团,当年刚满17岁,1958年12月回国;回国后又参加西藏剿匪;1961年7月从兰州军区被选入中央警卫团干部大队二中队任副区队长、区队长等职,在中南海首长身边工作长达12年。1982年6月转业到陕西省纺织工业总公司直到退休。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他始终尽职敬业,无怨无悔,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王老在讲解了他在抗美援朝中的战斗经历后,还着重讲述他到中央警卫团的经历:
1961年7月,中央警卫团从兰州军区几十万人中挑选出6名干部,他是其中之一,被选送到中央警卫团干部大队二中队任副区队长,后又任区队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党委委员等,他所在的区,专门负责刘少奇、朱德、董必武、谭震林、李富春、陈毅、陆定一等国家领导人的安保工作,直到1973年4月离开中央警卫团,在中南海中央首长身边工作长达12年。
采访完王先举老人,他们三人又立刻乘车来到第二位令人尊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老党员王波老人的家里慰问。王波,1935年出生,陕西合阳人,今年85周岁。1951参军时才16岁,同年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第一师炮兵指挥连,先后任战士、班长、事务长、排长。刚开始是一名炮兵,后转为通信兵,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和严酷恶劣的环境下,英勇无畏,打仗时被炮弹炸伤了右耳,导致右耳听力损坏。直到1953年7月停战,敌我双方后撤20公里后,部队才撤离阵地,驻朝鲜谷山郡、阳德郡进行军营建设,1957年回国转业到地方。在部队期间曾两次受奖,集体立三等功一次。1958年以调干生代薪保送到咸阳纺织工业技术学校学习,后调到陕西省纺织工业局人事教育处工作,任职改办副主任,直至退休。
王老讲述他们部队入朝的背景:第一军从南昌起义到保卫延安是彭德怀直接领导的部队,军长是贺龙的侄子贺丙炎。当时以美军为首的联军正准备发动秋季攻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彭总点名第一军入朝参战。入朝后守卫在中线“马良山"阵地,与美军进入激战数月。王老给我们讲述他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
当年他所担任的炮兵连通讯兵,就如同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背着报话机在阵地上为炮兵开炮报告发射目标,他们都是在阵地前沿的战壕里用有线报话机搜索、校正和报告敌人目标……电影中的王成最后就是拿着报话筒喊着“向我开炮”冲向敌人而英勇牺牲。直到1953年7月停战,敌我双方后撤20公里后,我们才撤离阵地,驻朝鲜谷山郡、阳德郡进行军营建设。
纺织工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及创外汇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王先举,王波两位老人是纺织行业里为数不多的、还健在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老战士,纺织行业因有他们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