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江苏省苏州市的震泽镇是家纺展的常客,今年,震泽镇继续以“丝绸小镇”名义组团参加展会,带来的丝绸潮品成为本次展会的亮点。最近,长三角的纺织业都在“行动”,日前,浙江嘉兴海宁刚举办了中国家用纺织品(春季)博览会;同在嘉兴的桐乡濮院在上海举办中国濮院国际毛针织服装博览会,借力上海打造“中国时尚第一镇”……在长三角,尤其是在苏州、嘉兴、绍兴,虽然细分领域不同,但传统纺织业的优势依旧强劲,并在不断创新升级。
且看丝绸在长三角。丝绸在震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以丝绸闻名,有着“中国蚕丝之乡”的美誉,蚕丝被等丝绸织品在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优良的口碑。目前,震泽镇内拥有近200家丝绸企业,规模以上丝绸企业达到8家;年产蚕丝被400万条,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销售突破14亿元。近年来,丝绸在震泽的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成了震泽展示地区形象的“金名片”。2016年,震泽挂牌“中国丝绸小镇”,随后,又依托一本堂、耕香堂、馀庆堂、江丰银行、丝业公学等丝绸历史的“活化石”,打造全国著名蚕丝文化休闲新走廊。
震泽希望用一根蚕丝将种桑养蚕、蚕丝被生产制造和文化旅游产业串联起来,用“全域旅游”把古镇游、工业游和生态游连成一体。在长三角,这一根桑蚕丝,串起的并不仅仅只是震泽——在长三角,种桑养蚕的历史早已有之。早在春秋时代,“劝农桑”就被列为越王勾践国策之一。在自然条件方面,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滋润使得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江浙两省有着天然的种桑养蚕优势;在文化传承方面,长期的发展历史又孕育出了地区独特而深厚的蚕桑文化积以及精湛的丝织技艺,江苏的苏绣、云锦以及浙江的杭罗、瓯绣等无不令人惊叹。
这些年,随着经济产业的转型以及生态保护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的茧农曾一度大量砍桑,由此带来的蚕桑生产机制及茧丝绸产业也一度面临困境,但这同时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蚕桑产业加速调整与转型。今年年初,在浙江嵊州,浙江巴贝集团投资3.5亿元、可年产1万吨鲜茧的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这是全球首个规模化“养蚕工厂”,颠覆了数千年来传统养蚕模式。过去,1万吨鲜茧需要10万名蚕农才能生产,如今,在工厂的车间内只需200名工人就能完成,并且生产的蚕茧质量优、稳定性好。养蚕业有了集蚕品改良、饲料配方、防病体系、环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现代化的工业方式。
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苏浙两省在丝绸产业方面的合作也在提升,以学术研讨会和考察交流等形式的交流也不断增多。比如,去年10月,由江苏省蚕桑学会与浙江省蚕桑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江浙两省安全养蚕学术研讨会”在震泽召开。会议围绕省际合作展开交流,提出了共同分享各地区在创新蚕业生产模式、省力化高效技术的组装配套、服务形式、经营思路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成功经验,共同探讨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措施,用现代技术“嫁接”传统蚕业等各方面的合作形式。此外,产品生产制造在长三角,品牌推广在上海的模式也早已成为长三角及企业的共识,这种模式对于深化地区产业融合也有不少的启示。震泽镇镇长顾全告诉记者,一方面,震泽希望利用好上海的人才与市场优势和浙江一些先进技术推动本地丝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以产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为纽带推动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