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纺织服装开show,汕头千亿产业链何以破圈

 3月18日上午,汕头国际会展中心,“潮起东方4.0”时尚秀为观众带来了惊艳的视觉体验。

图片来源: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

图片来源: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

  模特们身着四季主题服饰,从X形T台步入秀场舞台,在光影交织中,展现四季变换下贴身服饰的多样魅力。

  3月18日至20日,第四届潮汕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以下简称“潮汕服博会”)在汕头举行。时尚秀为这次潮汕服博会拉开了帷幕。

  20万款新品吸引超千家客商集聚

  时尚秀外面的展览现场,人潮汹涌,来自国内外的客商在各个展位驻足询问、洽谈。

  本届潮汕服博会以“归潮”为主题,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涵盖12大展区、16大展馆,集聚了超1000家企业参展,其中本地展商占比52.84%,外地展商占比达到47.16%。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拍摄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拍摄

  展出的产品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品类超100种、新品达20万款,涵盖内衣、家居服、保暖内衣、运动瑜伽、面辅料、机械设备等上下游品类,吸引了超1000家内衣连锁企业、电商机构组队观展,参观人数突破10万。

  “相比于往届,今年的展会规模更大、标准更高、‘国际范’更足,将进一步激发行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汕头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自澳大利亚的Panxi trading company总经理史帝文,第一次参加潮汕服博会,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他倍感震撼。

  常年在中国做生意的史帝文,在中国已经跟20多家工厂合作,每个月运往全球的产品至少2个货柜。“今年想扩大市场,经朋友介绍来参加潮汕服博会,没想到展览规模这么大,三天参展时间根本不够用。”他告诉记者,这对海外客商来说机会很多。

  史帝文发现,在潮汕特别是汕头,产品从低端到高端全覆盖,供应链都在本地,为客商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当前,全球消费者都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价格更实惠,复购率就更高。”他分析说,汕头有很多小企业,产品性价比都很高。“这次来寻找合作无上限,以后也会继续参加这个博览会。”他说。

  拥抱AI工具实现一键定制

  AI技术正在向各领域渗透,纺织服装行业也不例外。

  展馆内,利用AI技术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摊位人气爆棚。

  汕头移动将AI大模型和服装设计、潮汕非遗进行深度连接后,打造了行业首个垂直类智能体“潮汕非遗新衣橱”。参观者输入提示词,半分钟就生成了英歌舞图案,现场喷印后,大约两分钟就被打印到一件纯白T恤上,实现一键定制非遗潮服。

  去年才成立的中山素象公司,在其展位上重点向客户推荐其研发的APP。打开这款APP,可以为消费者量身打造服装款式、为厂家寻找消化库存的渠道、为制造商匹配高端设计师……“我们团队在中山纺织服装行业深耕多年,开发AI工具就是想集聚整合行业资源。目前已有五六千家企业入驻。”公司研发人员小陈告诉记者。

  汕头不少纺织服装企业开始尝试将AI技术融入设计、检测等环节。“我们借助AI工具能够将概念转化为设计图。”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秘书长余少芬举例说,比如根据跳英歌舞的小女孩形象设计一款特色衣服,马上就出来几款样式,我们可以根据样式调整设计风格,能显著提高效率。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拍摄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拍摄

  在汕头市鼎泰丰实业有限公司的展位上,电子屏幕轮播着这样的画面——向AI平台发出为妈妈设计一条丝巾的指令后,通过匹配图形结构、智能配色,很快设计出100条不同图案色彩的丝巾版型,着在不同数字人身上走T台,立体呈现效果。

  “我们跟外面的AI开发公司合作,借助AI工具完成企划、市场调研、设计、画稿等程序,不但将原来需要两周甚至更长的开发时间压缩到两天来完成,人力也节省了一半。”该公司面料事业部总经理陈俊坚说。

  “AI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应用非常有意思,效率很高。”在展馆一路参观过来,尼日利亚驻华使馆公使欧可·乌切感慨地说。

  向着“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进军,汕头靠什么

  作为汕头首个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是汕头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支柱产业。

  目前,汕头已拥有超万家纺织上下游企业,覆盖纺织服装产业从纺纱、织造、染整、辅料到成品的全链条,其中许多企业历经多代传承,产品持续焕新迭代。

  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介绍,汕头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并重,推动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通过潜心锻造“一条链”,实现了50公里范围内从一滴原油、到一条纱线、再到一件成衣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链条;精心打造“一场会”,奏响全球贴身服饰行业的发展最强音;用心建造“一座城”,打造成为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展销、智慧云仓为一体的全球纺织服装产业枢纽中心。

  这离不开汕头对这一支柱产业的支持。

  近年来,汕头锚定“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目标,谋划建设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智能化纺织工业产业园区、国际会展中心、产业总部大厦等纺织服装产业“四大工程”,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拓展。如今,“四大工程”已全面落地。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拍摄

《南方》杂志记者叶石界 拍摄

  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会长翁创杰表示,汕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了从“松散”到“抱团”、从“集聚”到“集群”的变迁。

  “四大工程”建设收官后,汕头提出了“新四大工程”——建设“双基地双中心”(新质面料制造基地、国际纺织数贸基地、智能云仓中心、人才融创中心),形成从面料研发到品牌销售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