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麻鞋传承千年,甘谷麻鞋非遗传承人王应武自豪地说,麻在地里、艺在手中,资源可再生、技艺可传承,藉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逐步从代工走向打自家品牌,通过国际电商平台降低物流成本,让既实用又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甘谷麻鞋正本清源、享誉全球。今年境外订单60万双,创汇超过500万美元(约3287万元人民币),电商网售十几万双,也有800万元人民币销售额。
“甘谷麻鞋”今年十月底入围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岁的王应武让麻鞋“花开墙里,香溢墙外”,销售已遍及欧美、东南亚及中东。麻鞋製作基本全赖手工完成,王应武的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有固定员工320名,农村妇女500多名,生产旺季能解决2000人就业,一名农村妇女的年收入约3万元。此外,甘谷县所在的天水市,大青麻种植面积逾10万亩,每亩收益近6000元,受惠农户逾2000户。
开发千多个花色品种
“8项国家专利、行业标准制定者、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全球唯一大青麻鞋企业,在广州有国际设计师担纲的团队,开发出鞋、帽、包、垫、腰带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中国驰名商标’有了自主进出口经营权。”王应武忆述,1984年从部队復员后进入企业,数年间经歷了从“乡镇”、“民政福利”到“市场化”的企业转型。就在企业举步维艰之际,1990年民政部在武汉举行的培训会启发了他发展传统的麻鞋业务,“麻鞋创意”如突现的救命稻草。
王应武其后马不停蹄地拜访文化学者、招纳民间高手,开展培训、设计产品。“传统工艺不变,但款式肯定得与时俱进,老式麻鞋搭配不了现代服装。”1990年,第一款天然材质、传统工艺、现代款式的麻拖鞋诞生。
1991年在甘肃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品展博览会,麻鞋吸引西安外国语学院的美国人柯雷恩的兴趣。翌年,柯雷恩带来美式鞋码、设计图纸,此后半年间,他又往返于美国与甘谷,不断调整、改进,最终确定拖鞋、凉鞋、布鞋各一款,订货二万双。王应武忆述,“当年找公司代理出口,1美元兑10元人民币,到手100多万元人民币。”王应武记忆犹新,“做梦一样,看到了希望。”
广交会拓市场 日本客热捧
美国人看中麻鞋天然绿色的材料及手工艺技术,柯雷恩在美国註册了“生态龙”商标。1997年,柯雷恩因继承父产,将积累的美国客户引荐给王应武。
广交会进一步开拓了麻鞋的市场和视野,1998年的广交会上,尾石政光、平川清当两名日本客户确定合作,次年两人蹲守甘谷一月多,开发出适销对路产品,甘谷麻鞋迅速风靡东京、大阪、名古屋。除了两家大客户每年十馀万双的需求,十馀家日本小客户每年也有十万双的订货量。
麻鞋其后还频频亮相日本东京、英国伯明翰、德国塞尔多夫、意大利加达、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国际鞋展,交流、学习、协商、改进,逐渐形成了日本拖鞋、欧洲凉鞋、美国麻布鞋的格局。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麻鞋登陆沙特、伊朗、土耳其,目前,每个国家的年订单达二万双。